--政策要闻--
中国连续减持美国国债 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
2月份中国减持了154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规模降至1.2237万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六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中国逐月减持美国国债与中国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的方向一致。
IMF拉加德:中国在采取措施使人民币纳入SDR
IMF总裁拉加德16日表示,中国开放资本项目和深化金融市场等经济改革计划,应有助于人民币符合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标准。
美国财政部长:中国外汇市场干预已显著减少
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美国国会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作证词时表示,过去一年中,中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已经“显著减少”。
--高层声音--
马骏:绿色金融将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16日,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美国华盛顿参加由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环境署主办的“金融体制支持可持续发展”论坛时表示,中国正致力于经济“绿色化”,而绿色金融将是经济“绿色化”的重要推动力。
--离岸人民币--
中行:3月在岸与离岸债券收益率倒挂程度缩窄
中国银行3月境内外债券投融资比较指数显示,由于乐观预期修正、股债“翘翘板效应”以及地方债供给的多重冲击,境内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明显,而离岸市场受此类因素影响较小,收益率上行幅度小于在岸,因此总指数倒挂程度由约-160缩窄至-135.77。
--人民币市场--
人民币即期汇率结束三连阳 本周累计上涨0.16%
4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结束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走势,盘中触及一个月来新高后转而下跌,石油公司的美元买盘给人民币造成压力。人民币中间价三连涨淡化了汇率贬值预期,总体看升值空间同样有限。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三连涨 创两个月新高
4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267,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8个基点。隔夜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下跌。当天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4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收盘升破6.20水平并创4月3日以来最高。
3月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续创纪录新高
国际清算银行(BIS)4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报131.66,环比上升0.9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报126.07,环比上涨0.96%,为连续第十个月上涨并续创历史新高。
银行间回购利率延续小幅跌势 下行动力渐弱
4月16日,银行间市场风平浪静,隔夜和7天期回购利率延续小幅跌势。目前来看,市场对未来资金预期整体较为宽松,但资金价格已至阶段低位,再下行动力渐弱。短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还是缴税,以及可能的MLF到期续做等。
--机构研报--
宽货币核心是动态维持 资金利率或企稳反弹
渤海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表示面对“稳增长”和“抗通缩”的重任,宽货币的基调尚不会改变,但是单纯依靠提高货币宽松程度显然无法实现调控目标,于是“宽货币”的核心是动态维持,而非持续加力。考虑到7日Shibor利率已接近一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财政刺激力度和重大项目推进速度均将提升,因此资金需求将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企稳反弹。
亚投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
上海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表示,亚投行不仅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游戏规则的挑战,也提升了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地位。而此时我国转型成为净资本输出国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更加的明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再次提速。
--外媒观点--
日美认为亚开行和世行可与亚投行合作贷款
外媒称,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表示,日本和美国一致认为,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全球性机构有可能与中国牵头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进行贷款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