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闻--
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
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指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周四(6月11日),央行公开市场仍未进行操作,这是连续第十六次暂停。由于无前期到期资金,单周将实现零投放、零回笼,为连续第七周无投放、无回笼。最新公布的5月进出口和物价数据均显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再加上需要为地方债发行护航,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和空间。
9家银行将于6月15日起发行首批大额存单
外汇交易中心11日公告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9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将于6月15日起发行首批大额存单。
证监会5月授予5家机构RQFII资格
5月五家机构被授予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分别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香港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英国有两家机构。截至2015年5月底,获得RQFII资格的机构达157家。
财政部6月16日进行千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招标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将于6月16日(周二)分别进行3个月500亿元和6个月500亿元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
连平:债市开放速度将大程度影响人民币国际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内地正进行债券市场的开放,将是内地改革的重大关键一步,相信开放的步伐会快于股票市场,也会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A股未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并不会拖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
国内首只公募REITs落地 前海金改再度提速
近日,内地首只公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前海诞生,前海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人民币数据--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22万亿 同比减少1387亿
2015年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月多1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387亿元。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510亿元,同比少增281亿元。
5月M2同比增长10.8% 新增人民币贷款9008亿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0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3亿元。
--人民币市场--
人民币即期汇率五连跌 短期或仍有下跌空间
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收跌,中间价则三连涨。当日公布的工业、消费和金融数据均不甚乐观,未能提振人民币走势。当前市场交投情绪依旧不高,不过海外上市中企分红期间购汇需求犹存,预计人民币仍有下跌空间。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三连涨 报6.1173
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150,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个基点,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受日本央行行长表态影响,隔夜美元对日元汇率跌至两周来的最低水平。10日,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跌,人民币中间价小幅上涨。
银行间回购利率平稳 跨IPO周期资金价格略涨
11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平稳,隔夜回购利率变动微弱。不过因大批新股发行将至,可跨IPO周期的14天期品种涨逾10个基点。除了新股发行等确定性扰动因素,还看不到可能导致流动性意外收紧的情境,短期来看,资金面暂时仍无大虑。
--专栏观点--
谢亚轩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人民币汇率稳定 外币存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随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企业和居民资产配置资产外币化、负债去外币化的趋势反转。外币存款减少138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
刘东亮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
【5月金融数据改善 6月有再次再次降准可能】5月金融数据有所改善,但对实体经济意义有限,目前实际利率依然高企,限制了实体经济融资能力,央行有必要持续降息、降准,在调降基准利率的同时,释放长期限资金以压低长端利率,预计最快6月就有可能再次见到降准出现。
--外媒观点--
外媒:中国渐开放资本市场 人民币将成重要货币
人民币将成为欧元、美元、日元、英镑的竞争货币。但是并不会对全球主导货币美元构成威胁。人民币只是会变成一种重要的货币。
中国无需量化宽松——海外舆论看好中国经济转型
海外舆论和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正有序进行,多项改革举措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他们还认为,中国有充裕的政策工具,足以影响货币市场,不需要推出量化宽松(QE)政策。
--投资理财--
P2P发展渐成梯队 “百亿俱乐部”雏形显现
P2P业内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现象。一些平台通过“短标+复投”的模式,资金不断重复计入交易额中,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了光鲜的交易数据,排名上升很快,风头甚劲。但庞大的交易数据背后,实际运营的资金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