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闻--
央行:银行间市场对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放开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告称,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进入银行间市场,应向人民银行提交中国银行间市场投资备案表。备案完成后,可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及利率互换等经人民银行许可的交易。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
央行措辞未发生变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5年第二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央行缩量7天逆回购 单日净回笼资金300亿元
周二(7月14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在2.50%不变。今日有前期7天期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将实现净回笼资金300亿元。在前期降准降息加逆回购重启的情况下,流动性充裕,今日央行公开市场小幅回笼资金符合预期。
央行盛松成:连续降息降准推动M2逐月回升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4日表示,M2逐月回升与今年以来央行连续持续降准、降息有密切关系。下阶段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
--人民币数据--
6月M2同比增11.8% 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6.5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371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6万亿 同比减少376亿
2015年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6万亿元,比上月多6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376亿元。201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8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46万亿元。
中国二季度外储减少400亿美元 连续四季度下降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69万亿美元,与二季度相比减少400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并创七个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二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1.72万亿 同比增6.17%
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37万亿元,据此计算,二季度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17%。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6590亿元。
--人民币市场--
人民币汇率微幅收跌 全天波幅仅10个基点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4日收盘微幅下跌,中间价受美元反弹影响小幅下跌。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收窄,市场交投清淡,成交量维持低位。而人民币掉期、期权等衍生品市场则体现出明显的贬值预期。
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32基点报6.1165
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165,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2个基点。隔夜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上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3日微幅收涨,中间价同时小幅上涨至三周以来的高位。
银行间回购利率小幅波动 央行净回笼无影响
14日,银行间资金市场早盘整体宽松趋势不改,主要回购利率小幅波动,其中7天回购小幅低开后至2.50%下方交投,隔夜则略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减量操作致单日净回笼,但无碍市场充裕格局。
--离岸人民币--
台湾将开放宝岛债等投资型保单连结国际债券
台湾金融监管部门14日称,将开放包括宝岛债在内的投资型保单连结国际债券。但台湾金融监管部门官员也表示,若发行单位为大陆金融机构,仍受限于专业投资人的限制,并不在此次开放之列。
--专栏观点--
【股灾反思之——沙堆模型、自组织临界与脆弱性】由于预测股票市场崩溃拐点和预测地震一样具有极高的难度,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在灾后救助和重建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制定系统性的应急预案,一旦股票市场发生沙堆坍塌,应该果断进行救助,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在事前防灾方面,要倡导价值投资,使价值型股票获得更好的定价优势,防止出现自我强化式的泡沫膨胀,并最终形成自组织状态。
【实体信贷大幅扩张 货币派生显著提速】央行预计将更多的对整体流动性进行微调,这从前期正回购回收流动性、MLF部分续作以及近期逆回购重启等操作可见端倪,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资金净回笼亦印证此判断。我们认为整体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改,与财政的协同发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特点,“稳货币宽信用”将是政策取向,货币政策引导融资利率下行和向实体传导的效力仍将持续发酵。
|